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冬季的第5个节气,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。斗指癸;太阳黄经为285°;于每年公历1月5-7日交节。小寒,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,冷气积久而寒,小寒意味天气寒冷,但未到极点。冬至之后,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持续降低,温度在一年的小寒、大寒之际降到最低,“小寒时处二三九,天寒地冻冷到抖”足以说明了小寒的寒冷程度。
节气三候
一候雁北乡
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,此时阳气已动,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。
二候鹊始巢
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,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。
三候雉始鸲
“雉鸲”的“鸲”为鸣叫的意思,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。
节气习俗
腊八节
腊八节,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,又称为“法宝节”“佛成道节”“成道会”等。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,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。腊八节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,节日习俗是喝腊八粥。
数着九九过寒冬
数九,又称冬九九,是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。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中国民间口口相传,有历史,乏记载,至于起源何时,没有确切的资料。数九歌:”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,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七九河开,八九燕来,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”
吃糯米饭
在广东,小寒这一天的早上要吃糯米饭。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熟那么简单,里面会配上炒香的“腊味”(广东人俗称腊肠和腊肉为“腊味”)、香菜、葱花等材料,吃起来特别香。“腊味”是煮糯米饭必备的,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,耐寒;另一方面是糯米本身黏性大,饭气味重,需要一些油脂类掺和吃起来才香。
节气养生
小寒时节,气温骤降,要注意加强保暖措施。多穿衣服,尤其是保护好头部、脚部和腰部等重点部位,避免受到寒冷的侵袭。小寒节气的饮食应以温热为主,多食用温性食物,如姜、葱、蒜、山楂、红枣、桂圆等,以增加身体的热量,增强抵抗力。也要开展适量运动,俗语说“冬练三九”,小寒节气正处在“二九”“三九”期间,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、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
学习强国 | 中国经济网——国家经济门户 | 新浪财经_金融信息服务商 | 环球网_全球生活新门户 | 新华网 | 中国网--网上中国 |